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增长 切实维护金融稳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谈经济金融热点问题

发布时间:2024-06-21 18:20:52 来源: sp20240621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 题: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增长 切实维护金融稳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谈经济金融热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吴雨、吉宁

  当前形势下,如何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如何有效应对金融风险?如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在8日举行的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就市场关注的经济金融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保持货币政策稳健性

  “目前,货币信贷总量保持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企业贷款利率处于较低水平,为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支持。”潘功胜表示,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统筹运用总量与结构、数量与价格工具,有力有效地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中长期资金超过1万亿元;两次降低政策利率,带动市场利率持续下行;两次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延长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6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潘功胜介绍,目前,我国银行体系贷款余额超20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余额超300万亿元。盘活存量贷款、提升存量贷款使用效率、优化新增贷款投向,这三个方面对支撑经济增长同等重要。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潘功胜表示,将按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积极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和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企业技术进步专项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等,支持科技创新、民营小微、先进制造、绿色发展、普惠养老等领域健康发展,做好“五篇大文章”。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整体稳健,金融风险可控,金融机构整体健康,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潘功胜作出如是判断。

  在他看来,我国高风险金融机构无论是数量还是资产规模在金融系统的占比都非常小。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化险,我国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已经较峰值下降一半。少数高风险机构相对集中的省份正在制定实施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方案,进一步压降高风险机构数量和风险水平。

  关于房地产金融风险,潘功胜认为,目前,房地产相关贷款占银行贷款余额的23%,其中约80%为个人住房贷款。我国一直实行非常审慎的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房地产市场调整对金融体系的外溢影响总体可控。

  近年来,金融部门从供需两端综合施策,改善行业融资性和经营性现金流,优化调整房地产金融政策,出台房地产“金融十六条”,设立保交楼专项借款,调整首付比、按揭贷款利率等宏观审慎金融政策。

  “随着经济回升向好,加上房地产政策效果显现以及市场的自身修复,8月份以来房地产市场成交总体改善。”潘功胜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引导金融机构保持房地产信贷、债券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完善住房租赁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