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便民驿栈”受欢迎(体验·民生一线观察)

发布时间:2024-06-16 15:36:29 来源: sp20240616

  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六里桥莲宝路的公交便民驿栈。   王 超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本版聚焦“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出系列报道,充分反映各地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创新实践。 

  ——编  者

  

  3月,行走在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北街,柳芳公交场站北侧,一处蓝白相间的果蔬摊格外打眼。

  定睛细看,这处摊位不太寻常——头上连了“天线”,脚底长了“轮子”。原来这“小型菜场”是由一辆公交车变身而来,车厢顶部的几个大字——“公交便民驿栈”分外醒目。

  小小“公交便民驿栈”这道城市里独特的风景线,将如何启迪城市治理?记者近日走近公交便民驿栈,解码新业态背后的新实践。

  何以吸引客流?

  便利又便宜,驿栈选址有巧思,合作运营更专业

  “豌豆两块五,西葫芦一块九,耙耙柑五块六……”清晨7点,柳芳公交场站北侧,工作人员敞开车窗、支起货架,路旁停驻的一辆公交车摇身一变,成为一处“生鲜商超”。

  30平方米左右的车厢里,分成4个档口。三层货架上,青绿鲜嫩的菠菜、翠绿带刺的黄瓜、饱满红润的西红柿一溜儿排开,琳琅满目,甚是热闹。不一会儿,附近街坊三三两两聚拢过来。

  “这里位置便利,果蔬价格也便宜。”家住附近的李奶奶送完孙子上学,遛弯儿的工夫顺道走进驿栈,挑选蔬菜,“这儿的果蔬水灵,价格也比周边的超市便宜,我隔两天就会来买一趟。”

  说话的工夫,前来采买的居民络绎不绝。“每天上架的品类不少于120种,当天上货当天就能售罄。”装袋、称重、结账……售货员范师傅忙个不停,早7点开门,一直忙到晚10点闭店。

  “便利又便宜”,老百姓的心声里,凝结着运营者的心思。

  选址有巧思。以驿栈为圆心,向南,紧邻柳芳公交总站,来往车次频繁;向东,不足百米便是地铁站,人流量大;再向外扩,1公里内辐射5个大型社区的上万户居民,还有学校、医院分布其间。“优越的地理位置,既方便了市民,也保证了客流。”北京公交便民驿栈项目运营负责人吴宏伟说,他们曾在路口实地测算,驿栈所在路口每小时约有上千人流量。

  运营更专业。“驿栈采取公交公司和专业第三方合作的模式。”吴宏伟解释,前者的场站资源叠加后者的供应链资源,使销售的商品价格比市场价低10%—20%,为居民带来了实惠。

  公交车变身便民驿栈,让场站的边边角角变成“金边银角”。以柳芳便民驿栈为例,自去年3月底开业以来,不到一年时间,累计服务人群约21万人次,销售蔬果总量近35万公斤。“日营业额能达到1万元左右,相当于一家80平方米左右果蔬超市的水平。”吴宏伟说。

  创意从何而来?

  缺什么补什么,融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促进公交服务转型

  成熟一个、运营一个。如今,公交便民驿栈的探索正逐渐推开。

  “近一年来,已投入运营或试运营的公交便民驿栈项目达23处,覆盖北京7个城区,累计客流约73万人次。”吴宏伟介绍,今年春节期间,柳芳、马官营、南湖渠等多个栈点不打烊,供应不断档,货品不涨价,2月10日至17日,便民驿栈客流量就超过1.6万人次,成为不少市民街坊的“心头好”。

  栈点数量在增加,服务品类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