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治疗费用高又成患者“心病” 专家呼吁纳入医保

发布时间:2024-06-16 01:40:35 来源: sp20240616

  咨询一次数百元至数千元 担心花了高价钱却得不到专业的服务

  心理咨询治疗费用太高又成患者“心病”

  近年来,我国心理疾病发病率逐年走高,抑郁风险检出率呈现低龄化趋势,但因咨询费用高无法负担,不少心理疾病患者选择终止治疗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缺乏,即便是收费动辄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心理咨询机构,其咨询师的专业素养仍无法保障。一些患者花高价却可能得不到专业的诊疗服务

  部分省市将心理治疗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做法值得推广,但想全面纳入,还要解决医疗机构心理科比例严重不足,心理咨询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

  就读于重庆某高校的大二学生李响最近常常感到迷茫、无助、情绪低落,去学校心理咨询室咨询后,老师建议他赶紧去医院检查。他找到重庆某公立三甲医院,挂号、就诊,医生诊断他患有抑郁症,建议进行周期性治疗。得知收费标准后,他无奈选择放弃治疗。

  “一次挂号加治疗就要上千元,如果长期治疗,家里根本负担不起。”李响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像李响这样,需要心理治疗却因难以承担高昂费用而不得不放弃的患者不在少数。

  2023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在国民心理健康状况最新调查中,抑郁风险检出率为10.6%,焦虑风险检出率为15.8%,其中18岁至24岁年龄组的抑郁风险检出率达24.1%,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2023年3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全国有3000万名17岁以下的青少年和儿童受到心理问题困扰。

  我国心理咨询服务类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医疗机构,但目前开设心理科的医院比较有限;一种是社会心理咨询机构,近年在市场上大量出现。记者咨询多家医院和社会心理咨询机构了解到,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面对面聊四五十分钟,需要花费近千元。由于心理咨询治疗的起效相对较慢,一个疗程患者往往需经过少则五六次,多则数十次的咨询治疗,花费多为数千元至数万元不等。心理咨询治疗费用成为越来越多心理疾病患者的又一个“心病”。

  业内专家指出,近年来,我国心理疾病发病率逐年走高,抑郁风险检出率呈现低龄化趋势。部分省市将心理治疗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提高患者就医积极性的做法值得推广,但心理疾病因其特殊性,要全面纳入医保仍然面临不少挑战。

  费用高昂无力承担

  被迫终止心理治疗

  北京居民张虹至今记得,医院里那间心理咨询室曾带给她的力量。

  自从半年前确诊为抑郁症,张虹遵照医嘱按时吃药,每周都到医院进行两个时段的心理咨询治疗。医生很友善,耐心地倾听她所有的烦恼,“就像一道阳光穿过雾霾照到了我身上”。这半年来,她感觉自己从深渊中慢慢爬了出来。

  可后来,张虹的心理医生告诉她,医院决定调整心理咨询的价格,每个时段的费用增加至800元。

  “每次咨询需要两个时段,一周就要1600元,加上平时药物的费用,太贵了,不是长久之计。”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及医生的评测,她最终选择终止心理咨询。

  回家后,张虹开始查询社会上的一些心理咨询机构,发现虽然有的机构第一次咨询只需一两百元,但之后每个时段都要三四百元甚至上千元。

  同样因为难以负担费用而选择放弃治疗的,还有来自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