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资源之城”低碳发展的绿色答卷

发布时间:2024-06-22 11:01:58 来源: sp20240622

原标题:一座“资源之城”低碳发展的绿色答卷

生态环境部近期公布了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温暖世界的城市”鄂尔多斯荣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过去,一提起“资源之城”鄂尔多斯,人们只会想到“羊煤土气”(羊绒、煤炭、稀土、天然气)。如今,地处“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呼包鄂榆城市群等政策背景下,鄂尔多斯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作为资源型城市,鄂尔多斯如何用好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突破绿色低碳发展中的制约与瓶颈,写好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

记者不久前随生态环境部“碳路中国:生态文化探访活动”来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探寻当地能源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的实践路径。

1.“零碳”产业 助推绿色转型

记者到达鄂尔多斯的第一站,是伊金霍洛旗蒙苏经济开发区零碳产业园。

园区内厂房整齐,道路洁净。沿路前行,一座东西纵贯长达530米的白色巨型厂房矗立眼前——这是远景动力电池工厂,也是目前我国北方单体最大的电池工厂。

“我们的零碳产业园一期电池工厂自去年4月投产,当前满负荷生产下使用的绿色电力占比超过50%,2025年将实现80%的绿电直接供给。”远景能源鄂尔多斯副总经理王尧介绍。

“华景新材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投产,补齐了零碳产业园的新能源锂电池上下游储能电池产业链。”内蒙古华景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吕乐告诉记者,新能源锂电池生产链条在园区形成闭环,华景新材料生产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厂后,可以直接送去远景动力进行锂电池生产。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指引下,全社会对绿色能源、环保减排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园区内一座座毗邻的厂房可以形成产业链闭环,那么园区外的开采工地又该如何降碳减污?

“通过绿色开采、清洁用能、生态碳汇等方式,我们可以中和目前73.88万吨/年的碳排放量。”神东煤炭集团生态环境管理中心主任王义告诉记者,目前集团在伊金霍洛旗拥有7座井工开采煤矿,正在创建以“生活低碳、生产零碳、生态负碳”为特征的布尔台“零碳”发展示范矿区。

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地处蒙陕宁能源资源富集的“金三角”地区,下设的煤炭分公司和化工分公司比邻而居。

“煤炭分公司采出的煤通过4.3公里的输煤栈桥直接输送到化工现场的煤仓,为化工生产提供原料和燃料保障。”中天合创化工分公司团委书记袁科说,公司在煤化工方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配套条件,发挥规模效益,推进煤化工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远景鄂尔多斯现代能源装备产业园项目、内蒙古华景4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隆基绿能光伏全产业链项目……随着越来越多的“零碳”产业项目落地,鄂尔多斯正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实现煤化工华丽转身,加快推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