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电出深山 稳定又安全(探访)

发布时间:2024-06-15 11:46:29 来源: sp20240615

  湖北广水,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山坡上。

  湖北广水,连片的光伏面板。   以上图片均为夏一菲摄(影像中国)

  核心阅读

  风、光等新能源发电易受自然环境影响产生波动,要想维持电网的安全稳定并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率,需要加快技术创新。湖北广水探索建立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通过对发电到用电的一体化管理,让20多万居民用上了持续稳定的绿电,有效促进当地能源结构优化和新能源消纳。

 

  迎着春日的晨光,走进湖北随州广水市十里街道宝林寺村,满是光伏板的向阳山坡,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里十几个山头的光伏板,光照好的时候,每天可发电近20万千瓦时。”广水市宝林风光一体发电站工作人员腾洪波说,它们与20公里外的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绿电,将传输到宝林风光一体发电站,再送入主电网。

  宝林风光一体发电站位于广水市100%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科技示范工程示范区域(以下简称“示范区”),是当地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型电力系统工程以新能源供电为主体,每天可稳定为20多万人提供绿电,覆盖广水市主要商业、工业用户和居民。”国网随州供电公司总工程师孙朝霞介绍。

  新能源产业兴起,带来新考验

  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只见远处的白色风力发电机叶片一直在旋转。“我们这里有3座风电场和1座风光一体发电站,能满足示范区内所有居民的用电。”孙朝霞说。

  广水市地处中纬度季风环流区域中部,拥有桐柏山至大别山、荆山与大洪山交汇地两个风带,海拔70米以上地区年平均风速为5.5—7.0米/秒,风能资源丰富。

  “这里还是湖北省太阳能资源一级可利用区,平均年日照时长达1930小时,太阳能资源也很丰富。”孙朝霞介绍,有很多企业前来发展新能源相关产业。2012年,随州首家新能源场站——凤鸣风电场全部并网发电,随后不少新能源电站也相继并网。

  新能源产业的兴起,也给随州电网带来考验。“那时,不同类型的新能源发电设备‘单打独斗’,自然条件好时,电力盈余;条件不好的时候,电力缺乏。”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叶畅说。

  2016年,宝林光伏电站并网。2020年,随着风机投入运行,正式形成宝林风光一体发电站。“一体发电站使得风电场和光电场实现了联通,风电和光电互相补充,阳光充足时光伏多发电,风大时风机多发电。”腾洪波说,宝林风光一体发电站长期稳定运营,为构建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初步思路。

  独木不成林,要实现广水市千家万户都能稳定使用绿电的目标,仅靠一座发电站并不够。

  “风电和光电不断增长,但受限于技术水平,这些绿电并不能被充分利用。”孙朝霞解释,传统电力系统的电力来源可控,负荷变化相对有规律,而风、光等新能源电力不稳定。随着新能源占比越来越高,电源出力随机性也越来越高,要想维持电网的安全稳定并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率,需要加快技术创新,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从发电到用电的一体化管理。

  5G全覆盖,发电用电智能自动控制

  中午,国网随州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调度班班长贾耀坤坐在工位上,专注地盯着眼前的屏幕。屏幕上,广水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科技示范工程供区的新能源电场、光储充站、变电站等设备通过密密麻麻的彩色线条连接在一起。

  “我们这里一天24小时都有人值班,时刻关注区内发电和用电情况,源网荷储协同控制系统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