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观澜:江西如何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

发布时间:2024-06-08 12:26:15 来源: sp20240608

   中新网 南昌5月16日电 题:赣江观澜:江西如何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

  作者 李韵涵 张博文

  江西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有着丰富的竹林资源,全省竹林总面积达1765万亩,活立竹29.72亿株,居全国第二位。2023年,江西全省竹产业总产值达798亿元。毛竹林面积超过10万亩的县(市、区)有47个。

  一片翠竹,一头连着生态环境,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百姓共同富裕,那么江西如何盘活“竹”优势,做好“竹”产业发展的文章?

图为江西省崇义县万亩竹海。江西省林业局 供图

  加强政策扶持,助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9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聚焦竹资源培育精准化、竹加工业发展集群化、竹文化产业化、竹基础设施便利化、竹科技现代化、竹产品品牌化六大重点任务,提出实施竹产业“千亿工程”,明确了“竹”产业发展目标和支持保障措施。毛竹低产低效林从150元/亩提高到300元/亩、毛竹笋用林或笋材两用林从250元/亩提高到500元/亩,新造雷竹笋用林从350元/亩提高到600元/亩,对新建宽度达3米以上的竹林道路,按1.2万元/公里安排补助。

  地处赣西北的宜春市铜鼓县,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深厚,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漫山遍野的毛竹。铜鼓县毛竹总面积达45.9万亩,年可采伐毛竹约800万根。

  多年来,由于粗放经营,漫山翠竹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受低产低效、开发利用不足等难题困扰,竹资源很大程度上被闲置。

  铜鼓县大槽村党支部书记朱勇名表示:“大槽村有2.5万亩毛竹林,以前低产竹林平均每亩补贴只有150元,算上其它成本,每年收益也就只有100元左右。”

  朱勇名认为,大槽村毛竹低产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规模化经营,而规模化经营的前提是毛竹林要高产出。随后朱勇名张罗成立了合作社,对毛竹林进行高标准改造,大力推广笋竹两用经营管理模式,吸引37户村民自发参加。

  2022年,该村共改造ૉ